136-6269-0119
banner banner
最新公告:NOTICE
  •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侦探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侦探案例

杭州私家侦探价格表-突遭调查!80后实控人失联,高管密集离职,这家上市公司咋回事?

发布时间:2025-07-03 09:13:08 点击量:

7月30日,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指出其因涉嫌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证监会已决定对其展开立案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高新公司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用于电线电缆的塑料材料,即电缆料。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产品在电力、船舶、铁路交通、通讯、电气设备、建筑以及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2015年6月,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并具备每年100000吨的产能。

去年年底,杭州高新这家企业的80后实际控制人突然神秘失踪,留下了众多待解的难题。时至今日,这家公司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其财务状况也令人担忧。

杭州高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这一切的根源,需追溯到其创始人高长虹。

创始人“失权”的背后

据市界,1966年出生在浙江东阳的高长虹,曾是一名教师。

1995年,高长虹接管了这家停业已达两年的塑料企业,该企业正是现在杭州高新科技企业的前身——余杭市高新塑料厂。

2015年问世的杭州高新公司,其核心业务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制造及市场推广,该材料主要用于线缆制造。

那么手握一家上市公司,高长虹为何要拱手让人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高长虹在2018年主导了对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的收购,成交金额高达5.6亿元。然而,并购后的前三个季度,公司仅实现了19万元的利润。这次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公司不得不选择出售。

此外,在2019年的半年报中,杭州高新披露了实控人高长虹存在违规动用公司资金3.23亿元的事实,此数额尚未包含资金占用所产生的费用。高长虹私自借用公司公章,并以此名义对外进行借款和担保操作。

当时为了摆脱那枚烫手的难题,高长虹急中生智,慌不择路,最终将公司的控股权转让给了吕俊坤。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杭州高新在吕俊坤的管理下仅仅不到一年时间,股权便遭遇了冻结,随后被拍卖,如今更是失去了联系,导致这家上市公司陷入了混乱不堪的境地。

“神秘商人”吕俊坤成实控人

却突然失联

2019年9月18日,吕俊坤与公司当时的董事长高长虹及楼永富达成了一项《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达成后,吕俊坤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20年9月11日,吕俊坤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0年11月,杭州某高新技术企业实际控制人吕俊坤突然消失,时至今日已超过半年杭州私家侦探价格表-突遭调查!80后实控人失联,高管密集离职,这家上市公司咋回事?,其个人及所控制企业持有的股份已被司法机关全部冻结。

目前尚无确切消息关于吕俊坤的行踪。在回应深交所的询问函时,公司透露杭州靠谱调查公司,尽管前往吕俊坤在厦门的常驻办公地点进行查找,却未能找到他本人。此外,通过联系吕俊坤的亲属、同事和朋友,得知他们也未能与他取得联系,并且对吕俊坤当前的动向一无所知。

今年6月11日,市界曾通过电话向杭州高新证券的相关代表进行核实,对方回应称:“目前我们仍然处于失联状态,无法与实际控制人取得联系,即便通过其家人也无法获取任何信息,而且吕俊坤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全国通缉名单之中。”

实际上,吕俊坤不仅是杭州高新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而且他还身兼万人集团的首席领导者双重角色。

公开信息表明,吕俊坤于1982年6月17日在福建出生,大学时代便踏上了创业之路。毕业后,他先后创立了广告公司和互联网企业,并逐步涉足农业领域,创建了新康集团。至2016年,他成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构建了一个以人本和生活为核心,涵盖多元产业的万人规模集团。

依据企查查的资料,万人集团在2015年正式成立,其办公地点设在厦门市湖里区,且该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了一亿元人民币。

万人集团的领导者是吕俊钦与吕俊坤两位兄弟,他们共同执掌集团大权。在这对兄弟中,吕俊钦担任了董事长的重要职务。

万人集团究竟是怎么发家的?

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股权纠纷 立案调查_杭州靠谱调查公司

商汇杂志之前的一篇报道显示,在上个世纪末互联网尚未迎来热潮之际,吕俊坤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勇敢地投身于当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行业,创立了恩点网联,并率领团队踏上了创新创业的征程。

吕俊坤意识到,企业所积累的财富并非坚不可摧,真正能够持久的是那些深入人心、经久不衰的品牌。2007年,他凭借《洋河蓝色经典》奥运全案策划,运用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迅速提高了“蓝色经典”品牌的知名度和良好声誉,为洋河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华丽蜕变提供了有力支持。

互联网不仅催生了众多财富神话杭州出轨侦探 ,同时也孕育了许多金钱泡沫的传说。那些在泡沫破裂时倒下的人,往往是因为缺乏忧患意识而遭遇挫折,而吕俊坤却始终保持着对“不变则危”的警醒。2013年,他毅然决然地提出,要率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经营模式,并逐步涉足制造、百货、投资等多个领域。他首创了OAO模式,实现了双店同步经营。同年,他还成功成立了上海、天津、香港三家分公司。2014年,公司逐步拓宽了业务范围,进入了环保、地产、游戏、汽车以及管理咨询等多个领域。

齐鲁晚报报道,吕俊坤在2016年的闽商青年领袖峰会上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从大学时代起步,毕业后先后在广告公司、互联网企业工作,涉足农业领域,并逐步拓展,整合资源,最终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产业集团。“从单家公司到跨产业集团,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但也十分幸运,总体上算是比较顺利。”回顾公司成长历程,我最大的体会是从自身开始,始终保持对机遇的敏锐洞察。正因我们内部根基扎实,才能在机遇到来时牢牢把握。从点滴做起,追求每一件事的极致,这便是我创业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吕俊坤这样表达。

“85后”蒋鹏“临危受命”当上董事长

却很快提出辞职

吕俊坤失联后,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受到冲击,众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纷纷选择离职,不完全统计显示,其中包括前董事长李湘江、总经理俞正标以及独立董事涂必胜和王刚等一批重要高管。

今年2月18日,身为“85”后的蒋鹏成功当选为公司董事长。紧接着,在6月4日,公司展开了董事和监事的新一轮选举,结果董事长兼副总经理蒋鹏被任命为总经理以及董事会秘书。

这也预示着杭州高新公司最为关键的三个高级管理岗位全由蒋鹏一人独揽,这在已上市公司中似乎尚属首次。

资料显示,蒋鹏,生于1986年,2008年踏入职场,先后服务于杭州双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杭州双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他从公司证券代表职位一路晋升,共获得9次提拔,最终坐上了公司最高领导者的宝座。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过去20天,蒋鹏便提交了书面的辞职申请。6月23日,他因个人因素向公司提出辞去董事长一职的请求。尽管如此,他辞职后仍将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以及董事会秘书的职务。

6月28日,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胡宝泉先生被选为公司董事长,而叶峰先生则被任命为公司的副董事长。

7月27日,杭州高新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董事周建华先生计划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此次增持计划并未设定具体的价格范围,周建华先生计划增持的股份数量介于100万股至300万股之间。

“深陷泥潭”的上市公司

除了人事频繁变动,杭州高新还身陷债务危机。

在今年的5月6日,杭州高新收到了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出的年报询问信。该函件要求公司对资金占用、违规借款以及违规担保等行为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动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说明。

公司回应指出,其前实际控制人高长虹曾代表公司同债权人订立了贷款及担保协议。2019年至2020年间,债权人向公司提起了多起诉讼。在这些案件中,除上海福镭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原告的案件外,其余均已作出判决或达成调解。目前,公司需向债权人偿还贷款并履行担保义务。公司已因上述诉讼向高长虹或其控制下的相关债权人代付了总计4516.70万元,这一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进而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业绩方面,2020年,杭州高新营业收入达到4.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1.02%;同时,公司净亏损为1.89亿元。进入2021年第一季度,杭州高新营收为6952.6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37%;而净亏损则缩小至775.51万元。

2021年7月15日公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其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将在400万元至600万元之间,而去年同期则出现了1605.95万元的亏损。

杭州高新对于上半年的业绩提升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收到了高长虹以第三方身份汇入的款项,这些款项被用于偿还资金占用产生的本金,并以此冲减了信用减值损失。据2021年半年度的预测,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预计将达到4362万元。

自2018年5月份股价遭遇大幅下跌,腰斩之后持续震荡,跌幅不断扩大。然而,自今年2月9日起,该股股价开始出现回升迹象。截至目前,其累计涨幅已超过38%。同时,该股的最新总市值达到了12.41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杭州高新仅剩7600户股东。